以“知识分享和价值创造”为己任

我们保持专业客观性与中立性,不屈服于威胁之下,不违反商业伦理

一切以客户利益为首要顾念,追求解决方案与客户环境及需求的匹配性以及可操作性

管理咨询服务

Management Consulting Service

  • 回到顶部
  • 88888888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

解读迈克尔.哈默(4)

       “工业时代组织的出发点――为简单的人创造简单的工作职位――不可避免会导致复杂的、结果执行得很糟糕的流程。在现代,所需要的是一个简单而简洁的流程。这意味着工作必定更加复杂。我们以简单的流程和复杂的工作职位,代替简单的工作职位和复杂的流程。”(迈克尔?哈默,《超越再造》)

       哈默的流程与ISO的流程差别在哪里?你如果还在疑惑类似的问题,那么你不难从上面的观点中找到答案。

 

       弗雷德里克?温斯洛?泰勒(Frederick Winslow Taylor,1856—1915),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有所了解的人。他,号称“科学管理之父”。

       1911年,泰勒发布其著作《科学管理原理》,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。他的管理思想带来了一系列沿用至今的重要概念:工作定额、计件制、标准化、职能管理、任务/作业管理等等。现在的许多标准化管理体系如ISO、GMP等等,其沿用的也是泰勒的管理思想和方法。

 

 

       泰勒的管理思想对亚当?斯密的分工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。前者对于工作定额和标准化的试验,通常都是基于简单的重复性劳动。也就是说,泰勒同样认为,任务范围越狭窄、内容越简单,越容易提升其执行效率。

       为了便于执行,任务被分解。然而为了最终的成果,分解后的任务还必须重新串联起来。福特的“流水线”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(我更倾向于是掩盖了)这个问题:通过生产线的“自动流动”来实现不同任务输入和输出的自动衔接。但除此以外(包括部分工作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“流水线”模式),我们不得不在分解后的任务中间,增加很多传递、等待、检查、监督的活动,来将零散的任务“粘连”起来。这就是所谓的简单的工作职位和复杂的流程。

 

       哈默的理念却试图颠覆上面这种认知。曾经一直主宰我们的管理思想,在哈默看来,是不合时宜的。

       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(以及分工理论)在工业时代获得的成功,首先是因为“卖方市场”,劳动生产率自然成为唯一追求;其次,执行任务的人员(包括工人和一些事务人员)素质有限,无法高效执行复杂任务;最后,安稳的收入取代了个人价值体现,人们缺乏更高层次的需求(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)。

       但今天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。

       第一,客户成为真正的中心,你必须围绕市场、客户来布置一切经营活动。那些传递、等待、检查和监督活动,并不属于客户愿意买单的工作内容。

       第二,全球化货源和渠道、24小时不间断经营、多样化产品组合等等情况的普及,使得快速响应和柔性管理成为新的管理焦点,传统的、低效的多层级金字塔结构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环境。

       第三,80后、90后甚至00后的人员将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力。即使在车间里面,相比早期的工人而言,他们通常也接受了更多的文化教育,拥有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。最重要的是,他们开始关注到“尊重”和“价值实现”层面的需求,他们想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。

 

       传统的管理模式,显然未能充分考虑到市场、客户和人员的这种演变。在传统管理模式上的修修补补,充其量只能延缓一些问题的爆发。官僚主义、各自为政、推诿扯皮、执行不力,这些问题一直潜伏在大大小小的公司里,消磨着公司的能量和前景。

       建立更复杂的工作职位(请注意,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,复杂并不等于低效),以整合哪些过于零散的工作任务,进而使整体的流程简化,实现显著的效率和效果提升,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客户满意。这,就是再造的本质。

浏览量:0
创建时间:2016-10-15 09:55